【衛生組】登革熱防治懶人包

發佈日期 : 2025-08-28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8-28

登革熱防治懶人包—6 個Q&A 做好防治
Q1: 什麼是登革熱?
A: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一種藉由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症狀主要為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登革熱依抗原性可分為Ⅰ、Ⅱ、Ⅲ、Ⅳ型
等四種型別。

 

Q2: 登革熱會不會人傳人?
A:
登革熱的感染方式主要是藉由病媒蚊叮咬人時將登革病毒傳入人體內,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一般人感染病毒的潛伏期為3-8天,但少數人可達14 天。

 

Q3: 感染到登革熱如何治療?有無疫苗?
A:
登革熱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一般採行支持性療法,請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休息、多喝水,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的疫苗。

 

Q4:如何預防蚊子叮咬?
A:
蚊子一天之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 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應盡量避免到戶外活動,或是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例如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穿著淺色薄長褲長袖等,以避免蚊子叮咬。

 

Q5: 民眾經醫師診斷為登革熱應注意的事項?
A:
1.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休息、多喝水。
2.自您發病後五日內,應注意避免被蚊蟲叮咬,而將病毒藉由蚊蟲散
播出去。
3.建議防蚊措施
(1)家中裝設紗窗紗門,(2)穿著淺色長袖衣褲,(3)睡覺時掛蚊帳,(4)使用捕蚊燈或電蚊拍(蚊香僅具驅蚊效果),(5)必要時塗抹防蚊藥劑,(6)生病期間儘量在家休息。
4.請您及家人配合衛生單位的訪視及病媒蚊調查、孳生源清除等工作,以了解是否有同樣症狀的人,並評估相關的風險因素,如有必要將實施化學防治噴藥,以便有效控制疫情傳播,請市民務必充分配合。

 

Q6:民眾在居家或社區,如何積極預防登革熱?
A:
登革熱必須靠病媒蚊傳播,預防更勝治療,徹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是防治登革熱的不二法門,孳生源清除工作需要市民共同配合,並養成「巡、倒、清、刷」的好習慣,「巡」就是巡視周圍環境;「倒」就是倒掉積水容器;「清」就是清除廢棄容器;「刷」就是刷洗容器內壁清除蟲卵,只要大家做好孳生源清除,就可以阻斷登革熱病毒的傳播。